政大與交大的差別
我在台灣差異最大的兩個大學讀過書,一個是政大,一個是交大,一文一理,男女比也是完全顛倒,很多人問我覺得兩個學校差在哪?我在政大待四年,在交大待兩年,真的差很多,以下是完全是個人見解。
- 政大:2011 ~ 2016 資訊科學系、經濟系
- 交大:2016 ~ 2018 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
學校面積與人口結構⌗
根據我沒什麼空間感的觀察,兩校校園面積差不多大,都屬於不太大的學校,政大有後山,大部分的教學範圍可以在15分鐘內走到,交大也是在山邊,大部分的建築物也都很臨近,兩校都喜歡把宿舍蓋在很遠的山上,校園整體來說都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,那時候推甄上研究所,有人就說我從一個無聊的地方轉到另一個無聊的地方,但要比無聊的話,我覺得交大還是略勝一籌,政大至少如果你願意挑戰瘋狂的公車司機的話可以花30分鐘就可以到信義區或公館商圈,交大根本沒地方可以去,但仔細想想這好像是新竹的問題,所以平分秋色。
兩校人口結構不太相同,政大大學生比例高,交大研究所人非常多,這導致了周邊商家或是校內商家的生存模式不一樣,眾所皆知政大學生都靠著指南路一條街的商家生存,指南路的商家也靠著政大學生活下來,因為政大的地理位置特殊,周邊居民不太能支撐指南路商家的營業額,不像台大或成大附近本身就是個商圈,所以基本上與交大一餐二餐裡面的駐校園商家性質相近,結合了大學生與研究生比例的觀察後就可以發現,為什麼指南路的商家常常過個暑假過個寒假就會換一條街的感覺,因為到了暑假寒假沒有大學生駐守,研究生也不夠多,店家常常活不下來,但對比交大就比較少這種狀況,寒暑假進入校園內不會感到像政大是個空城,還是很有生機。
資源的差異⌗
政大明顯商學院資源較多,像是交換學生商院就有自己的系統,兩校交換學校的總數差蠻多的,但當然政大的姐妹校都是商學院非常有名的學校,相對交大就是理工科著長的姐妹校,如果要在兩校中選擇還是要考慮兩校見長的科目。
交大硬體資源好,幾乎每個科系都有自己的一棟大樓,尤其是當時候在政大雖然資科系已經少有的擁有自己一棟大仁樓,但規模還是不是交大工三可以比擬的,連研究室都差非常多,我想這是起緣於理工科與文組科系所需要的硬體資源本身的不同,工學院的一個設備常常都是百萬千萬起跳,需要的放置空間也多,文組科系常常只需要一台電腦就能辦公,所以我覺得沒有優劣之差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是在交大讀碩士,接近就業時機,在輔導學生就業方面,交大明顯比政大積極,政大只有在就業博覽會期間會有這些資訊,交大平常就會一直寄信告知同學有哪些實習資源,哪些企業在招研發替代役這些資訊,我的信箱裡都堆滿了這些信。
體育相關資源我感覺差很多,在兩校我都沒有上過體育課所以無法比較,但都待過系隊,政大明顯場地不夠用,一個體育館需要用不同時段分配給不同運動,同一時段還要把體育館切分給不同球隊使用,之前就常發生我們在練羽球,天外就會突然飛來一顆排球或是籃球,在體育館還沒整修前下雨天還會漏水,打球都要避開。相對的交大這邊資源就多非常多,雖然相對的愛運動的學生比例也比政大多,所以有時候還是會感覺不夠用,但情況比政大好非常多。
圖書館的借書習慣⌗
自己在兩校借書的觀察,交大人讀的書比較一致,通常都是暢銷書,如果是比較冷門的書幾乎都可以借得到,交大借不到書還可以去清大借,但如果是比較熱門的書,常常等候人數都非常多,有幾本等了一個學期還沒等到,政大人讀的書就比較雜,我的經驗是不管借什麼書幾乎都要等,但等的時間不長,幾週後就可以拿到。
通識課與專業科目⌗
因為我大學是在政大上,所以比較了解政大的通識課,我非常喜歡政大的通識課,因為都是各個科系專業教授來教,很扎實收穫非常多,記得當時有一門叫做西方文學經典與人文思維,教課的都是英文系的王牌教授,助教也都是英文系研究生,每個助教都很認真,完全當成必修課來教,幾乎是把英文系的精華濃縮交給我們這些外系生,我也還記得上完法學素養後的震撼,上現在阿拉伯社會時老師講到激動時還會落淚,回答的人還有椰棗可以吃,上企業史概論時,老師的霸氣講課風格,讓當時大一的我見識到什麼叫商學院王牌教授的風範。
我選的課很多都注重討論,常常會花一節課的時間讓同學分組發表意見,而我遇到的政大學生素質都很高,常常討論課結束我心中都會感嘆大家怎麼都這麼強,可以條理分明的論述,而且每個同學都很有想法,對於比較害羞的同學大家也不會逼迫一定要發表意見,在政大上通識課我覺的很享受,甚至比專業課程還要吸引人的多。
我沒上過交大的通識課,所以沒辦法比較,但在選課的時候我看到大學部通識課選項中居然出現普通物理學、普通化學等等,讓我很震撼,心中想這些課可以當成是通識嗎?還是因為交大是理工學校所以覺得這些對學生來說是通識,在交大我上的都是專業科目,有些課真的非常精彩,被強者圍繞的感覺也會讓你想更積極的學習。
一開始有點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考指考考交大資工,但後來覺得去政大也不錯,身為理組處在文組的環境,可以感受到兩者很大的不同,也刺激我用不同方式思考,加上有雙主修經濟系,覺得在政大很值得,但如果只想專注在資工上的話,大學直接選交大資工一定是比較好的選項。
對公眾議題的態度⌗
政大有個 fb 社團叫做政大學生交流版,所有學校相關事務都會在上面討論,要選課了、有社團要發表、東西不見、對學校有意見、會議便當訂太多、宣傳活動等等等都可以在上面 po 文,政大學生很愛在上面吵架,縱使畢業了有時候還會打開來看大家又在吵什麼,也因為有一個統一的平台(雖然我自己覺得 fb 不是一個很好的平台),公眾事務很容易發酵檢討,像是之前水岸電梯、英文檢定等都在上面有很多討論。
交大生給人的感覺比較專精於自己領域,我剛到交大時清大正好跟竹教大合併,我聽我在清大的朋友說他們幾乎是到最後一刻才知道,知道後有些人有意見但也沒地方討論,交大朋友跟我說唯一跟政大交流版最相近的就是「靠北交大」,但只是用來抱怨,整體氣氛跟政大非常不一樣,各系比較獨立。
飲食、穿著與消費習慣⌗
前面有提到政大都在指南路上覓食,食物很多元化,日式、港式、美式、馬來西亞式等等都有,學生想省錢的話可以每天吃自助餐,但我身邊的朋友很少很省的,很多朋友一週會吃幾次一兩百起跳的簡餐,對政大學生來說這個價格很正常,在我快畢業時附近的超市也從原本一個比較平價的超市變成JASON,就可以知道在政大附近的消費水平都很高,雖然很多人說政大是美食沙漠,但我想這些人應該沒來過交大。
清大學生還可以去清大夜市覓食,交大一出去什麼都沒有,我問過在交大待了六年的朋友,平常都吃什麼,他說他六年都吃二餐,我後來想一想我這兩年也是完全靠二餐過活,說實話其實不難吃,而且可以很省,新竹是個消費高的地方,但交大裡面不是,雖然這幾年緩慢地在漲價,但還是有些店有讓窮學生可以活下來,我試過在二餐三樓點一個雞腿三道菜居然才40塊,湯和飯還可以隨便拿,雖然很多朋友笑說腸胃夠好才能吃二餐三樓自助餐,另外可能男生太多,所以不管哪家店給的量都給很大,我幾乎每次點都要說少飯還會吃不完,唯一我覺得比較要抱怨的是在交大買不到好吃的早餐,不死心的試過幾家早餐店的不同餐點,最後還是覺得711的早餐是最好吃的。
政大學生普遍都蠻注重穿著的,雖然會隨著年級的增加遞減,但整體來說還是跟交大差一大截,我記得我大一的時候很常看到同學踩著高跟鞋上課,化妝上課非常普遍,交大學生很多人都是系服、隊服配牛仔褲,交大大部分的朋友都不化妝,但交大不管男生女生很喜歡運動、去健身房,而且都是很認真會排課表的練,幾乎每個時段都爆滿,晚上操場、不同球場也是滿滿的人。
結論⌗
我覺得每個學校都有優缺點,看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才知道哪個學校比較適合,我很幸運剛好讀過台灣文理科最極端的兩個學校,都留給我很多不同的回憶,對我都影響深遠。